| 作者:办公室 港航科 海事(水运)科 信息来源: 池州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05 |
“十四五”以来,市海事中心紧紧锚定“水运安徽”战略部署,直面复杂发展环境,以实干攻坚推动全市水运事业稳中有进、质效双升,在建设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基础设施双向发力,硬实力与民生温度兼具。聚焦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利用,推进乌沙、东流公用码头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秋浦河、青通河航道整治及养护工程,全力打通干支联运“肠梗阻”,通江达海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35.2478亿元,全市四级以上航道里程达209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6.7亿吨,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率10.3%,池州港稳居全省亿吨大港前列。渡运服务同步升级,累计发放费改税补助235.85万元、省级统筹撤渡补贴402.18万元,精准投入64.56万元完成桂滩、黄石矶等渡口隐患整治及新能源渡船新建,大幅提升渡运安全。投入65.37万元完善便民设施,完成船舶维修、栈桥更新,新建改造卫生间、母婴室等,增设遮雨棚、防护栏,“适老化”改造让特殊群体出行更舒心。
绿色智能协同推进,激活转型发展新动能。创新驱动运输模式升级,结合矿建材料为主的货种特点,构建“矿山+港口+廊道+产业物流园”一体化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或即将投用3个皮带廊道项目共51.9公里,在建2个项目共52.89公里,全部完工后廊道里程将超百公里,有效缓解公路运输压力、降低物流成本。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实践,督促港口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成雨污水收集系统实现“尘不上天、污不入江”。推动船舶污染治理,协调出台污染物免费接收政策,实现非油气化工码头岸电全覆盖,到港船舶岸电应用尽用率达100%;累计完成674艘船舶受电设施、208艘船舶生活污水收集装置改造,发放补助近4000万元。大力淘汰老旧船舶,累计拆解高能耗船舶近百艘、总吨位72467吨,发放补贴3017.3万元,在建1艘7665总吨LNG动力船舶,绿色运力持续扩容。智慧监管提质增效,构建“AIS基站+电子航道图+24小时监控”体系,覆盖216公里重点航道,巡航3148公里,实现隐患实时排查与闭环处置,“十四五”期全域无航道安全事故。完成9艘客渡船、29艘危化品船智能监控升级,实现重点船舶监管全覆盖。
人才服务提质增效,强化发展支撑能力。深化“培考发一体化”服务模式,完善候考休息等便民设施,优化培训考试流程。截至目前,组织各类船员培训165期3744人次,涵盖基本安全、驾驶、轮机等全领域;组织考试104期3165人次,覆盖基本安全与三类适任考试等类别,高效满足船员职业发展需求,考生满意度持续提升,为航运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下一步,市海事中心将持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总结“十四五”经验,聚焦短板发力,在项目建设、绿色转型、人才培育等方面深耕细作,为“十五五”发展蓝图科学绘就、“水运安徽”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