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8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为啥这些字词上榜?
浏览次数: 作者:上官云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2-25

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有不少字词十分常见。有网友表示,没想到自己平时习惯用的词语竟然有误,读音也没有读对。

为啥这些“差错”会被选入其中?“十大语文差错”的选择又遵循哪些原则呢?《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作出了如下解释。

  评选有哪些原则?

几乎每次“十大语文差错”公布后,都有读者好奇评选原则是什么。黄安靖说,主要把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第一是典型性。收集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如‘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青睐’误为‘青睐’等等。”黄安靖说。

第二就是要看“新闻性”。《咬文嚼字》会重点关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如“鸿鹄”的“鹄”误读为hào、“寂寂无名”误为“籍籍无名”等等,就出于名人或热点事件。

第三,还要有广泛性,将音、形、义,字、词、句,以及文史百科等各类差错尽可能全覆盖,街头店招、广告、说明,书、报、刊,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也要“全方位扫描”。黄安靖说,如 “惠赠”误用于自己的赠送行为等等,就体现了广泛性要求。

  这些“差错”咋选出来的?

有了评选原则,那具体评选过程又是怎演的呢?黄安靖介绍,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由五个步骤组成。

首先要做好条目收集。黄安靖透露,有三个途径。

“首先,我们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两个语言文字运用观测点,用于采集差错材料。本年度,我们从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观测点各采集差错素材100条,共200条。”黄安靖说。

其次,《咬文嚼字》原本就是一本以“纠错”为特色的语文刊物,每天都收到的上百件来稿中大多数是差错素材。黄安靖说,本年度从刊物中采集差错素材300条。11月初还在杂志的官方微博、微信、博客发布条目征集启事,采集到差错素材19条。总共采集到差错素材519条。

收集完素材后,就要进行条目整理工作。《咬文嚼字》编辑部对采集到的条目进行筛选、查证,删除重复的及不成立的,整理出差错初选条目100条。

之后便是专家审核。黄安靖表示,他们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审核小组。11月底还专门召开专家讨论会议,对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通过“投票”方式,形成差错备选条目15条。

“然后把15条差错备选条目发给遍布全国包括大学教授、媒体记者、中小学教师、大中学生、文秘人员在内的100位特定人士,征求他们的意见。”黄安靖表示,编辑部会召开会议,对反馈意见进行审定,最后从15条选出10条,形成定稿。

  为啥要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细数起来,“十大语文差错”的发布已有十多年时间。黄安靖说,从2006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至2018年,已连续发布了13次。

而且,《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重点关注热点事件、重大新闻报道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黄安靖说,如今年的“十大差错”就涉及 “范冰冰逃税”“沙特记者遇害”以及 “世界杯赛事”等热点新闻。

 

黄安靖解释,《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目的,是想以此方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语文规范运用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让热爱母语、敬畏母语成为全社会的“集体意识”。

“同时,我们也想以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集中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差错。”黄安靖认为,通过10余年来的努力,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社会对准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一个显著结果就是,《咬文嚼字》每年度纠正的差错有明显减少。黄安靖说,比如 “神舟”飞船过去一直有人误为“神州”飞船,自从列入“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后,这一差错就很少见到了。

主办单位: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站点地图
http://jtysj.chizhou.gov.cn/ 皖ICP备2021012309号-1
地址:池州市长江北路68号 咨询电话:0566-2125564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