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关于池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议》由我局协办。经研究,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我市道路货运运输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一)道路货运情况
全市货运企业495家,其中普货476家,危货运输企业19家。载货车辆约1.2万辆。全市规上道路运输货运企业28家,其中普货运输25家,危货运输3家。2024年池州市货运量7482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425503万吨公里。
(二)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情况
全市共建成4个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24个镇级运营中心、604个邮政村级服务站点。全市4个县区、45个乡镇、575个建制村,依托县区级邮政分拣中心、县(区)级快递分拣中心、乡镇农村邮政转运中心、乡镇快递经营网点、村级邮乐购站点等物流节点开展物流运输。全市“交通+邮政+快递+N”等交邮融合公交线路达到18条,其中每天固定运营的线路13条。青阳县以“交邮融合+快递共配”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荣获全国50个交邮融合服务品牌称号。
(三)网络货运发展情况
目前,在《安徽省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中注册的正式用户7家,我市网络货运平台整合社会运力7.6万辆;整合货车驾驶员7.4万人。2024年全年完成运单64万单,货运量2104.52万吨,周转量49.71亿吨公里,资金流水单52.88万单,完成运费14.32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根据《池州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的布局,构建“一核、三轴、八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业发展总体布局,确保物流运输的顺畅进行。推广高效专用运输车辆,鼓励物流企业使用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运输装备。同时加快对老旧运输车辆的淘汰和更新,降低能耗和排放。
(二)推进池州市综合物流园建设,形成多业联动的集群效应
加快推进市级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外地现代物流企业和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入驻园区。推进县级综合物流中心和乡镇综合物流服务站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推动各县区构建“县级中转、镇级分拨、村级配送”三级寄递服务体系,为连接市级物流产业提供基础保障。
(三)加强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政企合作,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池州市综合物流园建设完成,建设一个包括运输信息、货物跟踪、仓储信息、配送信息等全面信息服务的统一的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货主和其他相关方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和管理服务。推动政府和企业合作,形成共赢局面,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培养与激励机制
实施物流业人才引进和造就机制,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管理经验和国际视野的物流专业人才,吸引优秀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加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物流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0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