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
现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号建议相关的协办意见反馈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抓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以港口现状为基础,结合腹地经济社会、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加快核心港区的建设,构筑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水运效益。
一、加强规划引领。紧扣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港口岸线利用格局。在规划中充分利用岸线资源,体现深水深用,集约利用,既满足近期建设需要,又保护岸线资源,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不断拓展港口功能,推动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协调发展,促进岸线利用、港区功能与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
二、坚持融合发展。根据岸线资源、城市空间发展、沿江产业的不同优化港区分布,将池州港划分为沿江和内河“8+2”的港区分布格局。加快港产城一体发展,激发港产城融合新动能。贵池区乌沙镇依托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船舶工业基地,全力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产业基地;青阳县童埠新区依托童埠码头、宝镁物流园,全面打造镁基材料产业高地;目前我市正在推进九华河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紧靠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高新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吸引腹地企业向港区集聚。
三、完善基础设施。在道路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疏港需求,积极打通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东流港区、青通港区、秋浦港区等集疏运公路标准较低的港区与干线公路连通建设,实现牛头山港区、江口港区等主要港区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建成G236青通河至黄山北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19童埠段改建工程,推进G318牛头山至大渡口、G206一级公路连接东流港区工程等8个疏港道路项目。创新采用廊道运输方式,统筹推进“矿廊园港”一体化运营模式,大力优化运输结构,多式联运水平显著提高。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紧扣港区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水运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为助推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5月27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