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发现杏花村高速路口附近有个“利达工会驿站”之后,货车司机柯明高就经常把这里当作“在路上的家”。
常年在江浙沪皖这一带来回奔波的柯明高每次经过贵池时,都会“刹上一脚”,来这里休整一下。
“到‘家’了,可算能好好歇歇了。”这不,前几日,柯明高再次路过贵池时,又熟练地将车驶入“利达工会驿站”,倒入停车位后,迫不及待地带着早已空了的茶杯踏进了“家门”。
一进门,屋内几名早已到“家”的货车司机正捧着热茶,讨论着手上的订单......柯明高轻车驾熟地将快没电的手机充上电,接上一杯热水,迅速加入了同行们的谈话中。屋内热闹非凡,屋外的货车们也正在稍作休息,等待着司机们“恢复活力”。
这家位于平天湖风景区的“工会驿站”,由区总工会和区交通运输局联合设立。现在,途经贵池的货车司机,只要打开高德地图APP,搜索“工会驿站”关键词,便能便捷的查询、导航至附近驿站,及时“回家”歇一歇。
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货车司机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主力军。他们常年以车为家、与路为伴,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这些普通人群最基本的生活状态,对奔波在路上的他们来说却是“奢望”。在路上有个“家”,已成为这一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
如何解决货车司机这一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让他们不再“以车为家”是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区总工会联合区交通运输局,主动摸排货车司机的实际需求,合理布局,通过新建、共建、改建提升等方式为货车司机建设“工会驿站”,让他们真切享受到暖心服务。
“以前,我们都吃住在车上,有时甚至在车上要待几十个小时。”说起路上的辛苦,柯明高十分无奈。
“工会驿站”的设立,让和柯明高一样的司机有了固定停靠点,不用在车里过夜,还能用上热水、能充电,还可以吃上一口热饭,感觉“真像回到了家一样。”
“我们货车司机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长途路上的一个‘家’。”柯明高说。现在,“走,到前面‘家’里歇一歇。”已经成了常年路过贵池的货车司机们的口头禅。
环顾柯明高口中的这个“家”,饮水机、休息桌椅、手机充电器、报刊杂志、应急医药箱等基本设备一应俱全。有了这个“落脚点”,曾一度困扰货车司机的“吃饭难、休息难、饮水难、如厕难、充电难”等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贵池区多措并举推进“司机之家”建设,除了“利达工会驿站”,在318国道途径牛头山镇的位置,也坐落着这样一家为货车司机准备的“暖心港湾”——“东达工会驿站”,对于来自郑州的货车司机田凯而言,有了这个“家”,他终于能够“躺平”睡个好觉了。“以前我们累了只能在车上靠一靠,现在只要路过牛头山,我都会进来躺一躺,休息好了开车上路更安全,这里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方便又舒适。”田凯称赞道。
据悉,“东达工会驿站”贴心的为往来的货车司机准备了一个“宿舍”,里面摆放了高低的架子床,南来北往的司机可以在此“小憩”一会。“之前都是在车上随便‘糊弄’,现在可是解决我的大麻烦了。”货车司机高洋洋刚刚在“宿舍”眯了一会儿,正精神饱满地准备踏上“下半程”的路途,今年8月,途经牛头山镇的他偶然发现了这里新出现的“家”,立即拐了进来。“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以为是收费的,没想到还是免费提供服务!”
如今,在我区共有12家为货车司机“量身定制”的“家”,它们分布在高速公路、国省要道等多条大货车车流量较大的线路上,已成为南来北往的司机们最爱停靠的“暖心港湾”。
下一步,区总工会、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扩大“工会驿站”的覆盖面,完善各类配套设施,让货车司机们能享受到更便捷、更精细的服务,让工会驿站这一“小空间”做足服务“大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