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地方两会上的水运脉动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24-03-01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开年以来,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去年的工作,并敲定2024年工作任务“施工图”。每年地方两会的召开,都视作全国两会的序章,从中可以窥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新动态。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各地将如何规划新一年的重点工作?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开放合作”“项目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现代物流”等关键词、热词频现,共同传递出推进交通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交流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大

打通开放发展“任督二脉”

开放“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地方两会上,“开放”话题热度不减,政府工作报告举旗定向,代表委员共谋发展。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一年,“一带一路”成为年度热议的高频话题。乘着时代东风,交通水运行业乘势而上、勇毅前行,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让交通水运力量在“一带一路”上熠熠生辉——

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共建“一带一路”西南方向的重要纽带,在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中起到了重要门户作用。

在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际货运班列成为一大亮点。其中,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其发展远超预期。从昔日马帮铃响到今日动车笛声,中老铁路帮助很多人将梦想照进现实,数据显示,2023年,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

如今,中老铁路已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心愿线”,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

在贵州,黔粤班列纳入图定运行,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成立贵州远海陆港公司,贵阳国际陆港实现“一港通”快速通关,集装箱到发量增长107%。

广西是我国西部唯一有出海口的省区,也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作为,一条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正在崛起,昔日“边陲末梢”已成为开放发展前沿。

2023年,广西对RCEP成员国贸易增长23.7%,“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85.6%,面向东盟的大通道作用更加凸显。同时,聚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制定了清晰的高水平开放路线图: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持续深化与东盟务实合作,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外贸优结构稳增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过去一年,河北也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跨越山海、拥抱世界,续写共建共享的新故事。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河北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石家庄国际邮件互换局投入运营。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5%。

青海则加快构建“南下、西出”开放大通道,巩固中尼贸易陆路通道合作,提升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功能,加快推进格尔木国际陆港枢纽工程,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和铁海联运专列提质扩容。

2024年,站在新的起点,“对内对外开放”成为四川地方两会热议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川将开展“川行天下·向西行”国际市场拓展活动,实施“四川造优势产品出海”行动,深化欧洲、中亚、西亚等重点国别和地区经贸合作。

同时,四川还将建设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南向班列、长江班列运营水平,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国际贸易枢纽。恢复开通更多国际航线,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连通亚洲、欧洲、南美洲等的骨干货运航线网络,打造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

新的一年,吉林继续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畅通内贸外运航线,扩大中欧班列线路班次。

辽宁则将推进向北向东开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深入实施辽宁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大连片区整合提升,推进沈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打造东北海陆大通道。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运产贸一体化,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落地经济”转变。

山东落实“中亚三国”项目成果。增加中欧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支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广西、云南是贵州拓展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市场的重要出口。2024年,贵州将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持续开行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班列和中老班列,推动有机衔接、降费增效;提升贵阳国际陆港运营水平,完善“一局四中心”功能,拓展全货机航线航班;支持贵阳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货运枢纽。

一年很短,只有365个日夜;一年很长,足以成就传奇。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亮点满满、重点明晰,描绘出一幅推动发展、共同繁荣的交通水运故事,让喜悦辉映着充满希望的中国,让期许澎湃着开创未来的力量。

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塑造交通基础设施“大龙骨”

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龙骨”。在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项目立项、规划、开工,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一批重大水运工程落地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批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为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

从2023开年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年末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具象化”——

在福建,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最大引调水工程“一闸三线”全线通水,润泽榕岚两地近580万人,平潭人民从此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

在广东,伶仃洋上超级工程——创造多项世界之最的深中通道全线贯通,通车后,深圳、中山通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1小时湾区都市圈成为现实。

再放眼大湾区,港珠澳大桥车流量2023年创历史新高,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投入运营,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开工,全国首台自升式桁架类网箱正式投产……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加速推进,激活了大湾区融通发展的一湾春水。

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广西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又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优势独特、潜力巨大。

一河贯通,连江达海。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2023年,平陆运河已进入全线动工建设的新阶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钦州市市长王雄昌亮相“代表通道”时表示,平陆运河建设是钦州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平陆运河的建设,彻底改变了钦州的国土空间格局、城市格局、交通格局和产业发展格局,钦州从一个沿海城市成了一个滨海运河城市,开启了钦州作为沿海河口城市的宏大发展场景。

不仅如此,广西发布的2023年水运“成绩单”每一项都振奋人心:大藤峡水利枢纽、西江干流治理、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顺利完工;建成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新增年通过能力3700万吨;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增速居全国沿海亿吨港口第二,海铁联运班列实现西部地区全覆盖……

目光北移,来到江浙沪地区。浙江“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扎实推进,124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976亿元。嘉兴鱼腥脑航道、金甬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投产,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甬舟铁路、六横公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江苏加快打造“水运江苏”,京杭运河苏南段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宿连航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连云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投运。

上海5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日益巩固,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开工建设,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

展望2024,广东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珠江口水浪奔涌,拍打向岸边。站在新的起点,广东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通跨江跨海和出省大通道。同时推进全省水网建设,开工建设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加快西江肇庆、云浮和北江韶关、清远等港区内河码头建设。

广西将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平陆运河建设,同步推进运河经济带规划实施。推动北部湾港扩能优服,加快防城港30万吨级、钦州北海20万吨级进港航道等疏港通道建设,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升集装箱吞吐量和海铁联运班列质效。

在浙江,政府工作报告为下一步工作确定了“任务书”“路线图”,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将编制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集装箱码头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以上。同时,还将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这批项目建成后对完善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备受瞩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拓展航运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推动罗泾港区改造一期投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长三角集装箱水路运输,支持基地航司打造超级承运人,积极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

齐鲁青未了,奋进正当时。2024年,山东战略机遇叠加,干劲十足,今年的规划清晰明了:将加快新万福河、微山船闸等项目建设,完成京杭运河主航道枣庄段整治工程,推动小清河与莱州湾港口河海联运。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力争完成投资700亿元。推进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老湖区洪水南排、柳长河航道提升等工程。

安徽则将加强“水运上的安徽”建设,实施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和内河航道畅通重大工程。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二期等重大工程。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争创安庆港口型、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新征程上,全国各省市爬坡过坎、主动作为、积极应变,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奋进力量。

“绿”意“新”风扑面而来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底座”

翻阅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绿”意“新”风扑面而来。各地正以绿色低碳、智慧引领为抓手,不断塑造水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图”,变为可行可为的“施工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运服务保障。

近年来,各地切实守护一泓碧水,聚焦水路运输结构优化转型、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积极推进新能源船舶建造使用、船舶污染物闭环管理、港口岸电设施改造和建设、铁水联运体系建设,谱写水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各地继续将绿色水运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推进,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着墨甚多。

围绕落实长江大保护,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江苏提出,加快构建长江水生态考核评估体系,持续推进长江水生态系统修复,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等专项行动,确保长江江苏段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云南提出,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长江污染治理“4+1”工程和“八大行动”,实施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金沙江干流国控断面和赤水河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保持100%达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湖南提出,扎实推进长江治污治岸治渔,实施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指标计划;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结构,积极培育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江西提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重大保护工程,巩固拓展长江“十年禁渔”成果。湖北今年将着眼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绿色城乡等十大体系,实施“气化长江”等重点工程。

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是推进绿色低碳水运发展的题中之义。对此,各地积极布局推进新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关注风光发电、储能电源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培育。

2017年,福建就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动福建”建设,并将其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纵深推进。近年来,立足产业优势,福建打造了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先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沿海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工作,建设船用电池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推动船舶电动化、船型标准化、岸电一体化、运营市场化、产品金融化,同时,重点推进一批试点示范船型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今年,福建继续提出,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电动船舶、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2023年,广东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运力规模居全国第一;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7个海岛入选全国“和美海岛”……蓝色引擎动能澎湃、潮头正劲。今年,广东提出,聚力打造海洋清洁能源、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进阳江青洲、汕头勒门、汕尾红海湾等项目建设,新增装机规模200万千瓦,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

此外,浙江提出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打造沿海核电基地、华东抽水蓄能基地、长三角海上风电基地、全国油气储运基地;上海提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安徽提出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伴随着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提速、北斗系统在水上的应用更加广泛、数字航道的梦想照进现实……科技创新促进了水路交通质量、服务和效益的提升,成为水运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多地在加快转型创新、打造智慧水运方面也提出了各自的构想。

聚焦陆海新通道发展,重庆提出,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构建“通道大脑+智慧物流链”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发展,开展航运贸易数字化改革,加大数字提单推广力度,拓展智慧长江物流重大应用,打造更加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对外开放大通道体系。

上海提出,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能级,打造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示范平台。

天津将推动港口作业智慧化向航运服务智慧化拓展,建设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内外贸同船”覆盖范围,提升港口效率和服务便利化水平。

黑龙江明确,推进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建设有机融合,深化黑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应用项目建设。

山东则提出,持续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优势产业集群,一体推进智慧海关、智慧港口、智慧口岸建设。

以“绿”为底,执“新”为笔,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各地将着力推进水运绿色智慧转型,全力提升水运服务保障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底座”。

打造完善畅达现代物流体系

为经济社会发展“舒经活络”

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推进补链强链……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传达出明确信号,今年将出真招实策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山西,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一些传统优势在“闪光”,但仍迫切需要依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既有资源优势重组整合、倍增放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今年,山西提出,提升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国际陆港、海外仓等平台功能,完成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推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太重天津码头向海发展通道功能和作用。

走进八闽大地,外畅内优、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正全面铺开,公铁海多式联运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形成便捷畅达的运输体系,助力物流降本增效。今年,福建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深入实施厦福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建好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提质。

近年来,物流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发展的“第四驾马车”,多式联运成为亮丽的“中原名片”。今年,河南提出,建成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具备年开行“万列千万吨”能力;加快实施关铁融合大监管区、国际仓储分拨中心等项目,拓展中欧班列线路布局,优化省内二级节点,推进境外枢纽和节点网络建设,确保开行3500列以上;加快周口、信阳中心港扩容增效,启动贾鲁河通航和郑州港项目前期工作,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畅通经济循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广东将大力实施“降成本”行动,健全港区、园区等集疏运体系,鼓励支线机场发展航空货运,引导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发展铁水、江海等多式联运,推进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集装箱运输“一箱制”应用试点。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推动大型物流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

重庆着力提升运输通道能力,加大增值物流和业务创新力度,探索开行辐射印度洋周边的中老泰马国际铁路专列和公海联运路线,推动重庆—新疆班列常态化开行,探索开行商品车滚装共享公共班轮,提升沪渝直达快线、渝甬班列运输时效和服务品质,促进物流与产业供需适配。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三级物流网络,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项目,建成新田港二期、龙头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加强物流通道、节点、园区连接道路建设,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国际航空枢纽高效联动。

以畅通大通道带动大物流,云南将搭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实体化运营和组织中心,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配合做好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打造智慧口岸云南标准,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天津将强化同国际国内重要港口和航运、物流等头部企业创新合作,从衔接供需上重点拓展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航线,同时,发挥综合保税区优势,推动现代物流、冷链增值、跨境电商等适港产业加速集聚。

处在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交汇点上的湖北,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奔向未来。锚定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今年,湖北将加快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等1100个重大交通物流项目建设,年度投资3000亿元以上。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关键在于优化运输结构、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今年,湖南提出,拓展开放渠道,统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支持长沙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区域特色国际航空枢纽,支持怀化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

贵州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全省综合物流体系,加快贵阳等4个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提升园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多式联运,A级物流企业达150家以上。制定降低物流成本的综合性措施。

宁夏则着眼把“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全面开放发展优势,提出加强开放通道合作,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构建“3211”国际国内大通道。加密铁海联运班列,力争中卫至固原(宝中铁路中卫至固原段)、银川至中卫(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铁路开工建设,包银高铁宁夏段建成,银昆高速公路通车,银川机场扩建加快推进;全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设银川—西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物流示范园区。

扩大开放合作、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一个个关键词,既是“任务书”,也是“军令状”。期待各地把“任务书”“军令状”化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行动,打好水运牌,做活水文章,在2024年绘就交通水运行业革故鼎新、奔腾向前的动人画卷。

相关链接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志坚:

建议进一步加大在航运业数智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打造航运业新经济业态方面,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制度保障,从而加快实现全行业共享共建,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王志贤:

建议在国家级港口规划中将大连港确定为北极航运枢纽港,并推动设立国家级冰上丝绸之路专项基金,联合沿线国家共同解决北极航道配套设施建设、建造高冰级破冰船等问题,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北极航道建设。同时,在将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深化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跨区域协调机制,并优化对俄贸易海关监管政策,推动俄罗斯进境货物转口项目在大连落地。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浩:

多举措进一步释放水运活力。稳步提升松花江哈尔滨至佳木斯段、佳木斯至富锦段通航标准,并加快推进黑龙江水系船型标准化研发应用;着力打造大吨位、浅吃水、新能源船舶,以便适应黑龙江水系特点,实现矿石、煤炭、粮食、原油、机械设备、大件货物等无障碍、低成本运输,拓宽货物贸易的水上运输渠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贺州市市长彭代元:

要充分发挥铁路站场、无水港、码头港口等优势,大力发展公水、铁水、公铁海等多式联运,提高物流效率。在桂粤主要骨干路网布局建设一批超级充电站,对新能源纯电重卡、物流货运车辆等实行通行优惠政策,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思南县招生考试院院长李旭:

建设乌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平台,实现货源、物流信息共享,既推动乌江水路“黔货出山”,又通过乌江水路“货物入黔”。加快推进乌江沿线1000吨级港口建设,完善港口、仓储等配套设施,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此外,还应重视水上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航运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主办单位:池州市交通运输局 站点地图
http://jtysj.chizhou.gov.cn/ 皖ICP备2021012309号-1
地址:池州市长江北路68号 咨询电话:0566-2125564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31